找到相关内容2727篇,用时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符秦时期的佛经翻译

    六种神通的阿罗汉互相审查,相互校对书写。现在距此已经有一千年了,用现代人的意向进行衡量,那些阿罗汉们是那样的有智慧,处于生死轮回中的有情众生又是这样的平庸,怎能不知传法之难呢?这是第三种不容易。  ...》一卷   《大十二门注》一卷   《小十二门注》一卷   《了本生死注》一卷   《密迹金刚经甄解》一卷   《持心梵天经甄解》一卷   《贤劫八万四千度无极解》一卷   《人本...

    韩廷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373509.html
  • 太虚大师唯识学思想探索

    与种习结成非一非异的融合,完成唯识思想的一面。”“任何学派,没有不承认我们认识的不正确,没有见到真理的全面,或者根本没有认识。佛教的生死轮回,就是建立在一切错误中的根本错误上──无明。它障碍了真智的显现,蒙蔽歪曲了事理的真相,使我们在虚妄的认识下,颠倒造业,流转生死。所以要解脱生死,就要看透我们的根本妄执。在这点上着力,才能突破生死的罥索,得到解脱。要知道什么是错误的认识,就要研究到我们究竟认识些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473545.html
  • 《彰所知论》传承过程及〈情世界品〉补订

    论选》,北京:中国藏学出版社,1992年版,页214~215。二十五种经论是:1.《律经》,论述旨在调伏人的动物本性的经典;2.《别解脱经》,论述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的经典;3.《伽耶山经》,大乘僧人所...

    王启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3373945.html
  • 唯识问答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.  329页  问答一  客问曰﹕何故要学佛﹖余答曰:欲免生死轮回大苦,故  要学佛也。客曰:人死即灭,有何轮回﹖余曰:不然也;死  已即生,何得云灭﹖死死生生,生生死死,是为轮回,此是  大苦。客曰:以何理由得知死后不灭﹖余曰:以今此心念念  相续永无间断﹔既无间断故知不灭也。客曰:我今此心得以  念念相续者,赖有此肉身故耳;死后...

    刘玉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1073982.html
  • 廖明活: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(1)

    这全分众生本具如来性的立场出发,对法相宗主张有三类众生本来不具佛种性,大力作出破斥。法宝这样看三乘分别的形成:   故诸大乘经或说正因,或说缘因。或说正因者,谓如来藏性及第八识。……(众生)生死轮回,...二乘人是先舍身入灭,然后才回转发大乘心。   (7)增寿以有漏业为因,因此增寿者仍然未脱离轮回三界,为「三界摄」;变易生死以无漏业为因,因此变易生死者不再为轮回三界之烦恼系缚,为「非三界摄」。   在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374056.html
  • 玄妙镜(1)

    枯坐存思。杳冥大定。心空境界。乃是始终着无。修悟一世。顶好出个阴神。不能超出劫外。仍入轮回。没后投胎。旁门修恃(shi依赖)。始终着有。修行一世。不能了卻生死轮回。如欲了卻。访求明师。指示真诀。有中化无...内外。大小内外。混矣。百日十月乳哺面壁之别。一概杂言混语。后贤如何参得明白。何能湊合配用。此误后世高贤。错用心机。何以了生死大事。余见不忍恐后世圣真。坠落旁门。故述此书。真实口诀。直言直笔。真诀全露。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974744.html
  • 陈兵教授: 禅定的身心效应

    优婆塞戒经。禅波罗品》教导居家大乘佛教徒修习的,主要是在生活中随时观察、把握自心的禅定。 2. 厌世及难以入世。观察世间苦空无常,人身不净,以期超出世间,是佛教禅定尤其是小乘禅的突出特质。就其超出生死轮回的...自己打坐享乐,对家事、世事和众生、社会冷漠,失去责任心,不想利益、济度众生,不想追求真正堪以超出生死的智慧,成为生死之因。佛陀教导佛弟子:虽然修习禅定,但其目的是进一步获得出世间的智慧,不可&lsquo...

    陈兵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4476337.html
  • 四圣谛

    造业,是生命能继续延续及向前迈进。(请参考《业力与轮回》) 〖三、灭圣谛〗 灭圣谛既是苦灭圣谛。它说明众生可以从生死相续不断的苦报中得到解脱。灭是指灭除惑、业、苦,断著贪嗔痴等无明烦恼,不再有造作之心...升起的原因--世间因;“灭”是苦熄灭的果--出世间的果;“道”是灭苦的方法,通往涅盘的道路--出世间的因。在经典中有这样的比喻:众生的身心有种种的生死业以及烦恼,既是有各种的心病,佛陀将此病情,以及病情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1976359.html
  • 佛学常识

    出胎、入胎轮回生死,才是真的常存;既不生死又具德能,才是真的安乐;离开四大和合假相,获到佛性自在法身,才是真的我体;从后不受欲尘,及一切烦恼的染污,才是真的清净。 得到真我真乐,这就是‘圆满’;得到真...起的‘贪、嗔、痴、慢’等烦恼(参第十四课),身口造的‘杀、盗、淫、妄’等恶业。 ‘灭’是清净寂灭。声闻、缘觉得的小涅槃(参第九课),既除了已定、未定两种苦,也脱了生死轮回出头没苦(参第八课)。 ‘道’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1176413.html
  • 印光大师净土开示84题

    自力。纵令宿根深厚,彻悟自心。倘见思二惑,稍有未尽。则生死轮回,依旧莫出。况既受胎阴,触境生著。由觉至觉者少,从迷入迷者多。上根犹然如是,中下又何待言。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,况思惑乎。了生脱死,岂易言哉。...之大小难易,不可以语言文字形容也。以一切法门,依戒定慧力,修到业尽情空地位,方有了生死分。业尽情空,岂易言哉。断见感如断四十里流,况思惑乎。纵令见地高深,以烦惑未断,仍旧轮回。再一受生,退者万有十千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0176621.html